Follow

囤積症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爲多,不是因爲他們經歷過物資匱乏,而是因爲他們一生中賴以支撐自己的外在的東西,到了這個歲數,他們已經知道那些東西都是空虛不實的。
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他們的父母沒有用自己的人生給孩子做出內省、提升的榜樣;他們在撫養下一代時,以經濟優勢、體力優勢、人生經驗的優勢俯視和忽視自己孩子的內心的成長,卻不知道這些外在優勢會在十八年左右的時間中揮發殆盡,而這樣培養出的孩子很多時候會重複他們的人生。
一個人群腐壞到一定程度之後,其中的家庭內部,就開始強者折磨弱者。年輕力壯的父母折磨孩子,年輕力壯的孩子蔑視和折磨拋棄老年父母,老年父母用自虐折磨年輕力壯而又殘存親情的孩子。
我們在討論囤積症的時候,經常被忽視的一件事就是,你能保證自己在晚年,會比囤積症的父母,處境更好嗎?當你賴以支撐自己的物質、情感、人,都在歲月中銷磨,或者失去,或者傷害自己,或者被自己傷害,帶着遺憾、怨恨,老邁支離的身體,你能做到鎮靜自若而不抓住身邊的每一件雜物嗎?畢竟那些雜物是自己熟悉的,可以大口吞吃或者拋棄的東西,或者這些東西的包裝。
我們如何避免這樣的未來,是此刻就要考慮的重要事務。
-------------------------
我三歲看到窗外斜射進屋的陽光,覺得內心深深惆悵;十八歲上下覺得這個世界不值得停留;二十一歲遇到法輪功,開始修煉。我們人生的每一分鐘都是珍貴的,要內省,自我提升,接上天人之際那條線。

· · Web · 0 · 3 · 9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Mastodon

人生旅途 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