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保護與保護】

去年奔走於不穩定的工作,都快忘了這個地方。

這是台灣的台中地區有名的景點
叫做「彩虹眷村」。
因為合作糾紛,最後不歡而散......
目前處於暫停營運。

藝術家是一個跟隨國民黨撤台的老爺爺;老人家當然
不太懂什麼版權、什麼法律,故長年以來爺爺將所有銷售、印刷、基本維護事宜交給文創公司處理

中間鬧過很多糾紛....
例如:爺爺的弟弟晚年日子不好過,雖然兄弟年輕時感情不好,然而終究是親人──
爺爺心軟將作品圖像給弟弟拿去印刷謀生。
結果──就觸犯了和文創公司的合約。

然而這類事情又再發生....
最後文創公司以一種愛恨交織的心情
將許多作品塗銷,文創公司自稱塗銷的都是自己維護模仿畫風去畫的

然而根據當地人說法,其實維護壁畫的工作爺爺也有一起參與。
另外,以前做過義工的人還說,真正出自藝術家之手的原生創作其實也被文創公司塗銷不少......

這就很像家庭糾紛,要完全一刀兩斷責任和參與程度,是不可能的。

我相信文創公司對彩虹眷村的投入,無論是仿製、塗銷原生作品
或許有他們的行銷考量,根據民眾的喜好去做調整──

然而多年來爺爺幾乎對合約沒有進一步的認識..........
我大膽地猜測,其實

文創公司也不希望藝術家懂太多法律上的運作
就這樣以一種半遮掩半追捧、愛恨、自私與奉獻糾纏的關係合作

最後就是不斷累積業力,然後一口氣爆發....不歡而散。

如果真的愛,應該雙方要站在平等、資訊對等的位置上。
才是真正的愛與友情。

單方面的主導與保護,最後得到的也是單方面爆發的結束。

這是一個要奔三了在媽媽眼裡還是個孩子的故事 😞

今天身體有恙,緊急提早請假回家休息。
才剛停好車,就覺得貧血症狀來了。
腦袋還很清醒,可是雙腿越來越走不動,也越來越喘。
還差點爬不進自己家門,東西隨地一扔,趕快去沖澡。

連潤髮、潤膚程序都省了,頭皮、面皮、皮膚肥皂搓一搓沖乾淨了事。

用最快的速度清潔好自己,還是只能裹著毛巾、扶著門把,蹲在浴室地板上喘氣。

明明房間就在旁邊而已,怎樣都沒辦法站起來。
幸好媽媽在家,發覺我的異樣,很快把我拉進房間。

我用跪趴的姿勢在自己床鋪上大口呼吸,
媽媽幫忙吹整我溼答答的頭髮
我的頭髮很長,她嫻熟地用彩妝師的巧勁梳理。

我瞬時覺得自己很慚愧、很丟臉──
除了想到月薪天花板上不去。

雖然一直覺得自己有在成長和進步,其實還是那個媽媽的小孩。

遇到病痛還是不太會打理自己,只會硬幹、蠻上。

媽媽對不起:-(
明明想表現得更好的

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

這是一個交通警察 Arnold Odermatt,攝影紀錄車禍現場

疏離的鏡頭、完整的細節、漫長的職業生涯
在黑白色的襯托下,
看到一念之差造成人生巨變、看到荒野被工業化步步逼近的痕跡

當年值勤的他,應該沒想過這在現在的眼光會變成一種藝術

被2021年充滿厭倦、冷淡、反思工業文化到底帶來甚麼的今天

挖掘許多內在體驗,還有一種懺痛

擔當不只是存款上的數字,
儘管存款數字確實是個很有效度的指標

.
其實認真一路追問、細問
這些女性朋友其實也沒有很了解自己的男朋友
金流、夢想、職涯有沒有初步想法,這些都一無所知

如果她們想要細究,往往就被幾趟親自接送、一只裝精品香水的盒子、晚上吃好點的驚喜給打發走

.
排除掉那些日常細節、排除掉那些甜蜜小事

「你們之間有認真一起完成過某件大事或者克服某個難以應付的困難嗎?」我問
例如:一起貸款、一起還債、一起儲蓄只為了更好的工作落腳

還是你們之間的回憶就只有共享樂,沒有共患難?@_@

目前為止還沒有人
給我一個肯定的說法
天啊,我是不是在拆散情侶XD

Show thread

今天看到網友說了「貧窮的精神貴族」概念
我更覺得是假裝精神貴族的阿Q

.
他形容身邊坐二望三,面臨繼續同居或者分道揚鑣的情侶
「手機代代換、網購天天清空、然後嚷嚷著男女,不要太現實,結果出車禍都要家人幫忙。我的意思是,能力到哪花到哪。

很多這種貧窮貴族,人好、暖男暖女、接送、家事廚藝、粉紅泡泡什麼都有。就是個月光族,享樂主義。
全身上下剩下暖跟善良,有人跟我說,只剩下善良的人,很可悲。」

.
我覺得那種「善良」有點偽善
跟那種偶爾天災捐鉅款洗白自己形象一下的奸商,不一樣的偽善

比較像是在逃避人生的責任
用「不為非作歹」或者「做好小事瑣事」
將注意力從真正要緊的事上轉移

有時候FB社團會看到居民抱怨
附近脾氣古怪的餵食流浪動物愛爸愛媽
愛心只做一半,搞得公園都是跳蚤
然後有的愛爸愛媽就反應很大,開始歇斯底里
甚至鬼扯一些胡話,什麼公園本來就有跳蚤之類云云

我都覺得這種歇斯底里、對街坊鄰人無理取鬧
都是在逃避自身在人類的社會責任
所以格格不入,也不願擔起相應的義務

還有類似的逃避型轉移,
就是專案執行要deadline了
結果跑去打掃環境、整理房間......等等無關的事

我臉書上的朋友常常碰到一種奇怪的人,比橋下說書的還奇怪。

他們說話頭頭是道,
可是言論結果卻是要把人推離現階段理應並肩的盟友

我由衷認為台灣要把握和日本的關係
這是為數不多,願意與台灣進行實質意義上交流與建設的國家

然而總有那麼一群人
對日本有不切實際的盼望,
還有那麼一群人
想辦法黑特日本

無論日本民族性有多少缺陷,
那都不是當務之急;
相反的,有一群奇怪的人無論日本對台灣提供多少幫助
永遠不知道感激,反而只是繼續批評日本人如何如何的糟糕

我猜這群奇怪人不是瘋子
而是中共派來的打手
就是來挑撥無知的台灣人與真正的盟友斷裂

題外話,其實我個人立場是很喜歡日本的
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
他們有很多品牌行銷
值得亞洲深陷代工輪迴地獄借鏡

不知道這邊的用戶有沒有人在關注
「編程隨想」?
他一陣子沒有更新了,很有可能是出事了
program-think.blogspot.com/

我正在打包他的網站文章,還有後續更新的電子書
這佔據硬碟容量說真的不少,
不過這些含金量高的知識都是他用命去換的
很值得帶回你的電腦

也是少數能為他做的事

我最後告訴這位友人:

廣結善緣,也不失為自我救贖的一條快速道路
我說善緣並不是指「處得來」這樣簡單的層級

而是泛指那些層次較高、境界較高的人
好比寵物與疼愛牠的主人相處久了,
產生了不可思議的通人性

人身只有獨身漂泊於塵世是很無力的
而益友能真正增長力量
這個伴侶雖也是個善良的人,但成長過程也受了重傷,也失去了很多力量

找到通往高層次的通道,哪怕只是一條隙縫
也能真正帶來陽光與生機

誰是益友?高層次的朋友在哪?
我也不能幫你
這個只能靠你自己去探索、去相遇

Show thread

我繼續說:「
當你認為,自己只要被溫柔呵護、安哄,就會好很多。
那其實是你認為。

對方未必這麼想,他也按照自己的思維判斷:
這種安慰反而是害了你,擱溺於名為安撫的浮力球水池裡。
一旦抽乾了水,又會掉回池底。

.
這是思惟路線上根本的不同
你譴責他這點,他可能反而覺得莫名其妙

從他的父母對待他的方式
也可以看見這種思維上的不同
他覺得他被父母利用和虐待了

然而他父母可能認為自己是以倫理孝道
去合理的磨練自己的孩子
那一套方式可能在某個地方、某個時代、某個背景,
確實很行得通。

.
其實世事結果差強人意、不如原先期待
才是真正的常態

一件偉大的事很可能要被取笑幾個世紀才被認可;
一件違背良心的事,在那當下卻是取得首肯,
這些都是常態。

我自己活到現在的心得是,
更換不同環境,作為對照組

是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找到化解矛盾窘境的方式,
並且以保存自我的方式,某種程度上去「理解」不同的思維怎麼來的

不然一直守在不同的思維點上互懟
這對人生的進展其實沒啥幫助,而且會活得很累

佛也只開示三次,不講更多。
這表示「理解」也是很吃機緣的
不用過度自責自己表達不夠力,也無須過度怨恨他人

Show thread

我的某個友人,由於長年被父母、被手足、被同學利用,
年紀小小被丟了許多情緒包袱,還沒當夠一個小孩,就被迫早熟。

所以日後精神出了問題,病況起起伏伏。

後來她有了同居伴侶,其伴侶也是有類似經歷的人。
蜜月期一過,關係緊張就浮現了。

.
近日友人向我傾訴幾個點:
1. 伴侶看到她有點情緒失控的哭泣時(這並不是第一次突然情緒失控哭泣),
反而害怕地偷偷溜出門。
她認為,要是伴侶放軟身段,去安撫、抱抱、拍拍她,她會覺得好一些。
她不能明白為什麼,對方不這樣做。

我說:「很簡單,因為他其實跟妳一樣害怕。妳遇到的問題,他也有。他其實也不知道怎麼處理,
也沒有那個心理素質和強度去承受。」

.
2. 友人恢復情緒後,她向我傾訴,
她的伴侶以實質建議的口吻,以所學的各種其他療法,希望友人可以自動自發去尋求自我療癒。
然而友人覺得自己被責備了。

我說:「
你覺得你是受害者卻被責備了,他也覺得他是在幫助你。
其實他說那些話,我覺得有自言自語的意味。
就如同你那些哀怨,也是自己說給自己聽。」

這麼做到底有沒有意義,其實不是重點。
重點是,你從這不斷地自言自語的循環裡,能夠從中獲得或者啟發什麼?」

我懷疑裡面留言的
都是冒充越南人的中共打手、
或者被收買的越南人

試著想一下
假設我是個爺父三代被共產黨害慘的悲劇受害者

我根本聽到中文就火大、看到當今共產中國就火大
哪還學中文學這麼精咧!

Show thread

滑臉書看到的
國際特赦組織 台灣分會
指責當前的越南共產黨,一黨獨大的社會主義政府

我只能說台灣組織做這類貼文真的是吃力不討好
單就這篇來看,越南被滲透、被麻木、收買和被冒充的程度
搞不好比台灣人更甚

而覺醒的人的數量
搞不好還比中國境內還少

facebook.com/AITW0528/posts/42

我回應在這文章下,雖然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理我。
dcard.tw/f/relationship/p/2361

不過也複製一份到這裡,當作紀錄吧!

「我先不要提出有道理、沒道理拍案定版。
我比較想說說我的感受。

年紀輕輕、好手好腳,看起來可以養活自己的小資生活。
所以講這些話,看起來還真的「蠻有道理」。

可是人生是會老的、會孤寂的,孤寂至始至終都貫穿著生命。
「現代性」這三個字常常出現在當今的美學和議題裡;
然而真的去挖掘、面對自己那份孤寂的人,其實不多。

有些人說,
組成一夫一妻核心家庭後的心靈和感情都很空洞,
不如換史前時代的群婚多配。
可是內心的孤寂其實跟選擇甚麼樣的情感生活方式,是沒有絕對關係的。

在愛情的路上跌倒了,
所以歸咎於「一定是我太專情了」所以要變成多角戀愛。
這其實搞錯地方了,根本原因還是沒有解決。
在我看來,那樣不是放下執念;只是從一種執著跳到另一種型態的執著。」

網路漫遊,看到一些奇怪的現象。
臺灣年輕男女的感情觀,真的怪怪的。

而且討論都不到點上。
舉例來說下面的狀況,其實在我看來就是依附創傷。
和「一夫一妻反人類,還是多配群婚比較合乎自然。」諸如此類的語句,其實是完全偏離問題核心的。

dcard.tw/f/relationship/p/2360

dcard.tw/f/relationship/p/2361

這是一張草圖。
之後應該會用電腦上色。
最近不太想畫一直以來畫的美少女。
反而想畫兔子娃娃和花花草草。

我小時候有一條可愛的金項鍊(系列商品名稱就叫做寶貝兔),後來迫於生計被賣掉了。
事隔十幾年,好不容易在一間老銀樓發現庫存,還有隨盒送的小兔子。
我叫這個新朋友為「球球」,比比從此以後有妹妹了~
這大概是世上僅存的兩隻寶貝兔了。
今天是母親節,我打算戴這條項鍊和帶著這兩個孩子,去吃母親節大餐~~

QAnon的消息假假真真;
不過投入在裡面的讀者
彷彿感染了一種「成為先知」的集體幻覺,
就像服用了無形的興奮劑

如果沒有把握判斷其虛實,
也意味著自身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參與、分析、解剖這個話題

在無力的話題上陷入狂熱
其實是在蹉跎寶貴的精力

還不如只管把自己看照好、運動健身。

Show thread

【關於日前發生的一些事】

─前提─

其實倉鼠是不太相信QAnon社群的
QAnon本來算是一個「政治預測」的討論群
原先可以當成某種談話性節目來看看

但爆紅以後,
應該是被有心人士發現,然後大量舉軍滲入
開始編造各種離譜的消息,尤其是針對川普行動預判的:
什麼川普戒嚴啊、川普逮捕拜登、甚至逮捕教皇的( 雖然天主教高層的虐童醜聞層出不窮,的確有問題)
說得川普像集權強人似的

川普既然遵循某種美國騎士派頭的作風
又怎麼可能用那種強硬的方式去鎮壓政敵呢?(雖然在管目標層面上,我也認為應該這麼做)

有生氣的支持者指責川普太有風度、太軟弱了
某種方面而言,或許是如此。
但那就是川普,也是他受人喜愛之處。
充滿光榮的「失敗」下臺,正敲響了自律自強的警鐘。

.
很久很久以前,十字架上的耶穌也會魔法啊,但耶穌寧可殉道在十字架上。

Show older
Mastodon

人生旅途 一路同行